增值税16%是不是意味
2021-09-24 14:43
2021-09-24 14:43
雨点儿
一、为什么税率降低幅度只有?新政策中,档下调至,看似只有,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这背后的数字“全年减税亿元”。虽然下调税率幅度不大,但全年减税总额其实已经说明此次的减税力度之大。至于为什么百分比只下降,这要从上下游企业税负承担能力来考虑。档的税率在之前一直是针对工业和商业,这两个支柱型产业占据我国经济的绝大部分。所以增值税税率降低,从整体经济层面上来看是减税的,但是具体到企业,则不能通过整体面去评断,并不是税率降低就一定会减税。我们先从增值税的计税公式来看: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降低税率就意味着,上游企业销项税率降低程度同等于下游企业的进项税率降低程度。从公式来看,进项税率下降,则进项税额减小,下游企业销项税额如果不变的话,就有可能增加其增值税。这就是所谓增值税自动传导性。我们举个例子:下游企业(乙企业),假设为服务业,本月销售收入万元(增值税税率),从(上游企业)甲企业购得万元的货物(增值税税率)。则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万*万*万元。如果按照新政策,甲企业增值税率由降为,乙企业增值税税率不变。则乙企业的应缴纳增值税,变成了万*万*万元,税额增加了万元。也就是说,上游企业享受到减税红利的同时,下游企业的税负有可能增加。所以就新政策来看,税负的下降既要考虑上游企业的减税红利,但是也不能给下游企业造成太大的税负压力,避免“误伤”太重的情况。至于背后的数字“全年减免亿元”,则是全年上下游企业的“净减税额”。倘若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如下调至,这样一来销项税额大幅降低,下游企业进项税额同等降低,这就导致了下游企业进项抵扣过低,税负大幅上升。这并不是新政策想要的结果。虽然兼并增值税,降低税率是大势所趋,但是政策在落实的同时,尊重增值税客观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规律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增值税自动传导性”。二、小规模企业范围扩大,意味着什么?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由原来的万(工业)和万(商业),统一提高到万,这意味着原来需要承担高税率的企业(销售额介于万之间或者万之间的企业),也就是一般纳税人企业,现在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增值税的征收率,同时也开放了相应的登记通道“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但是,税率与的征收率是没有可比性的(前者可抵扣,后者不可抵扣)。如果企业进项税额偏大的话,税率最后的增值税征收额不一定就比的征收额高。而且,同样的我们从增值税自动传导性的角度来看,如果上游一般纳税人企业销项税率从下降到,那就意味着下游企业进项税率也从大幅下降至如果下游企业销项税额没有同等变化,那么将会给下游企业造成较大的税负压力,影响其业务开展以及资金运作。所以,从商业合作的角度来看,不排除一部分上游企业仍会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可能。同时我们要明白,一个规模化、发展中的企业,不应该为了眼前的税额征收率,守着小规模纳税人的“优势”不放,裹足不前。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健康的,顺应变化的同时也要了解自身情况。三、“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什么意思?这三条新政策中,最难以让人理解的就是第三条,尤其是“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如果没有亲身参与到企业经营中,这个概念就会很难理解。我们还是回到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上来,正常情况下,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但如果进项税额过大,也会导致企业增值税最终为负数,这就意味着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已经占用了企业自身的运营资金。按照常理,在期末(一般是月末)政府部门应该将这一部分退还给企业。但按之前规定,不予退税,这就出现了“期末留抵税额”。也就是说这一部分钱先不退给企业,等下月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为正数后,再抵消掉一部分。如果按这一制度操作,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企业增值税有可能长期为负,换句话说就是留抵税额有可能长期存在,甚至越滚越大,这样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新政策实施,就表示今后不会再有长期存在的留抵税额,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是否抵扣完,都予于及时退还,这一政策将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并摆脱留抵税额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今年我国整体减税指标为亿元,其中增值税占据了一半的指标亿,那有人问剩下的亿指标怎么办呢?其实,根据政府的工作报告,上述增值税减税政策,只是众多减税举措中的其中一部分。除了增值税,今年的减税措施还有另外项:包括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带来的个税税负降低,大幅拓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税前扣除上限等等。并且除了以上的减税政策之外,最近的两会也通过了机构改革的议案,其中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进行规范,调低部分政府性质的基金征收标准,阶段性的对企业“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进行调低。从税负以及非税方面,整体降低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让企业“轻装上阵”。
2021-09-24 15:06:23
徐佳佳
比降低了
2021-09-24 15:06:24
十七画
佩服佩服!
2021-09-24 15:06:25
流兮
一、为什么税率降低幅度只有? 新政策中提到,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从档下调至,档下调至,看似只有,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这背后的数字“全年减税亿元”。虽然下调税率幅度不大,但全年减税总额其实已经说明此次的减税力度之大。至于为什么百分比只下降,这要从上下游企业税负承担能力来考虑。 档的税率在之前一直是针对工业和商业,这两个支柱型产业占据我国经济的绝大部分。所以增值税税率降低,从整体经济层面上来看是减税的,但是具体到企业,则不能通过整体面去评断,并不是税率降低就一定会减税。我们先从增值税的计税公式来看:增值税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降低税率就意味着
2021-09-24 15:54:33
雷霆(创誉胶袋)
增值税发票税率有17%、11%、6%、3%、0%。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项目,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此回答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平台,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据悉,度小满金融的信贷用户中,有七成是小微企业主。截至目前,度小满金融携手数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发放数千亿元贷款,资金周转就找度小满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2021-09-24 16:13:45
冷面布衣梅凌风:
比17%降低了1%
2021-09-24 16:13:45
angel.
佩服佩服!
2021-09-24 16:13:45
双儿哥哥
一、为什么税率降低幅度只有1%?
新政策中提到,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从17%档下调至16%,11%档下调至10%,看似只有1%,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这背后的数字“全年减税2400亿元”。虽然下调税率幅度不大,但全年减税总额其实已经说明此次的减税力度之大。至于为什么百分比只下降1%,这要从上下游企业税负承担能力来考虑。
17%档的税率在之前一直是针对工业和商业,这两个支柱型产业占据我国经济的绝大部分。所以增值税税率降低,从整体经济层面上来看是减税的,但是具体到企业,则不能通过整体面去评断,并不是税率降低就一定会减税。我们先从增值税的计税公式来看: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降低税率就意味着,上游企业销项税率降低程度同等于下游企业的进项税率降低程度。从公式来看,进项税率下降,则进项税额减小,下游企业销项税额如果不变的话,就有可能增加其增值税。这就是所谓增值税自动传导性。
我们举个例子:
下游企业(乙企业),假设为服务业,本月销售收入500万元(增值税税率6%),从(上游企业)甲企业购得100万元的货物(增值税税率17%)。则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500万*6%-100万*17%=30-17=13万元。
如果按照新政策,甲企业增值税率由17%降为16%,乙企业增值税税率不变。则乙企业的应缴纳增值税,变成了500万*6%-100万*16%=30-16=14万元,税额增加了1万元。也就是说,上游企业享受到减税红利的同时,下游企业的税负有可能增加。
所以就新政策来看,税负的下降既要考虑上游企业的减税红利,但是也不能给下游企业造成太大的税负压力,避免“误伤”太重的情况。至于背后的数字“全年减免2400亿元”,则是全年上下游企业的“净减税额”。
倘若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如17%下调至10%,这样一来销项税额大幅降低,下游企业进项税额同等降低,这就导致了下游企业进项抵扣过低,税负大幅上升。这并不是新政策想要的结果。虽然兼并增值税,降低税率是大势所趋,但是政策在落实的同时,尊重增值税客观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规律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增值税自动传导性”。
二、小规模企业范围扩大,意味着什么?
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由原来的50万(工业)和80万(商业),统一提高到500万,这意味着原来需要承担高税率的企业(销售额介于50-500万之间或者80-500万之间的企业),也就是一般纳税人企业,现在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享受3%增值税的征收率,同时也开放了相应的登记通道“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但是,17%税率与3%的征收率是没有可比性的(前者可抵扣,后者不可抵扣)。如果企业进项税额偏大的话,17%税率最后的增值税征收额不一定就比3%的征收额高。而且,同样的我们从增值税自动传导性的角度来看,如果上游一般纳税人企业销项税率从17%下降到3%,那就意味着下游企业进项税率也从17%大幅下降至3%,如果下游企业销项税额没有同等变化,那么将会给下游企业造成较大的税负压力,影响其业务开展以及资金运作。
所以,从商业合作的角度来看,不排除一部分上游企业仍会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可能。
同时我们要明白,一个规模化、发展中的企业,不应该为了眼前3%的税额征收率,守着小规模纳税人的“优势”不放,裹足不前。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健康的,顺应变化的同时也要了解自身情况。
三、“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什么意思?
这三条新政策中,最难以让人理解的就是第三条,尤其是“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如果没有亲身参与到企业经营中,这个概念就会很难理解。
我们还是回到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上来,正常情况下,企业所缴纳的 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但如果进项税额过大,也会导致企业增值税最终为负数,这就意味着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已经占用了企业自身的运营资金。按照常理,在期末(一般是月末)政府部门应该将这一部分退还给企业。
但按之前规定,不予退税,这就出现了“期末留抵税额”。也就是说这一部分钱先不退给企业,等下月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为正数后,再抵消掉一部分。
如果按这一制度操作,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企业增值税有可能长期为负,换句话说就是留抵税额有可能长期存在,甚至越滚越大,这样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新政策实施,就表示今后不会再有长期存在的留抵税额,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是否抵扣完,都予于及时退还,这一政策将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并摆脱留抵税额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
今年我国整体减税指标为8000亿元,其中增值税占据了一半的指标4000亿,那有人问剩下的4000亿指标怎么办呢?其实,根据政府的工作报告,上述增值税减税政策,只是众多减税举措中的其中一部分。除了增值税,今年的减税措施还有另外5项:包括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带来的个税税负降低,大幅拓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税前扣除上限等等。并且除了以上的减税政策之外,最近的两会也通过了机构改革的议案,其中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进行规范,调低部分政府性质的基金征收标准,阶段性的对企业“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进行调低。从税负以及非税方面,整体降低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让企业“轻装上阵”。
2021-09-24 16:13:45